《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问世

  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有了“晴雨表”
  这一调查将每年举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第35个“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对外发行,这也是“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调查报告第一次对外正式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认为,“民生指数”是一项创新,填补了国内公众环保研究领域的空白,对环保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指的是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直接经验或其它渠道获得的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印象,是对公众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参与能力、评价能力的量化反映。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运用国际先进的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组织进行了首次“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大型调查,并借鉴国家环保总局多年来在促进环保公众参与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中国民生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将公众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但难以量化的环境问题,通过国际权威的现代民意测验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予以量化,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基础性工程,是描绘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必须要以量化的事实为基本依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广大读者,尤其是政策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
  中国市场研究协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认为,《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描述了中国公众的环保现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说明市场调查与研究的应用越来越广了。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客观充足的数据基础上,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这项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反映实际问题,值得肯定。希望这项研究能不断深入,做得更好。
  国家环保总局相关专家认为,民生指数显示,公众对加强环保执法,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具有很大的期待。在公众认为改善中国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中,增加法律制裁居第一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欠缺,有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不足以形成足够的震慑和处罚作用,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环保部门执法力度还需提高。因此,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是今后的工作重点。民生指数还显示,20%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境权利,不知道民法中有哪些相关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加强环境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公众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今后环境工作的重点。
  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介绍,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民生指数”基本指标的确立采取了国际最先进的民意调查方法,形成了包含环保认知、环保行为、环保反思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对全国7个大区、20个大中城市、城镇及农村进行了多层随机抽样,筛选出3777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绿皮书”正是对这一调查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
  马宁表示,由于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民生指数”的调查难免有些不足之处,欢迎社会各界对此批评指正。在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民生指数”将开展2006年度的调查工作,实现年度发布的连续性。
  参考资料
  “民生指数”显示,在百分制的基础上,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得分为68.05分,得分较低,增长空间很大。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的环保认知度与参与度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中国公众环保知行不一,认知面广,但认知的深度和准确度不足。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大力宣传,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环保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本次研究发现,目前公众越来越关注环保,从宏观的环境问题到微观的环境事件,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层面也越来越广。调查发现,公众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已经达到了80%以上。
  调查发现,较多的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模糊,甚至简单地等同于“环境污染”;同时,公众对负面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和关注程度远高于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正面环境问题。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且日益严重,切实影响到公众的日常生活,急需处理和改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些媒体对负面环境新闻过度炒作,干扰了公众的视角。
  “民生指数”显示,受访者学历越低、收入越低,越关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环境问题(如垃圾处理等);受访者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对环境问题关注的层面越广,越有深度。年轻群体因接触的媒体渠道明显广于年老群体,对各方面环境问题广泛关注,对正面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年老群体。从区域来看,华北地区的受访者对各环境问题的认知、关心、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受访者。
  中国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环保行为参与性差。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绝大多数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参与。
  “民生指数”显示,八成以上的公众调查前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次数较少,参与较多的公众仅占6.3%,两者之间差距显著;同时,当公众遇到具体的环保活动时,视当时的情况再决定如何参与的比例最高,达到四成以上,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研究人员认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虽然目前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但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导致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更不知道使用怎样的方式是最合理最合法的。因此,为公众参与环保制定明晰的程序与权利,是当务之急。
  本次研究发现,目前公众最关注公共空间的环保情况,比如空气、水、噪音等,关注程度达到34.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对拥有干净整洁无污染的公共环境的期望。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参与的环保行为却集中在个人的生活空间,并以简单的、浅层的环保行为为主,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约用水、用电等能迅速带来改善并获得直接利益的环保行为受到大力推崇,而有意识学习环保知识并用于日常生活或主动参加公益环保活动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这些较高层次的环保活动参与度则比较低。
  环保工作要从专业化走向公众化,需要向公众传达新鲜的知识与信息,要让公众对环保产生兴趣,需要在公众参与渠道上进行创新。在传播时要注意题材的创新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并要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与其他社会议题相结合,这样才能构建一套基于公众的、深入到公众生活网络的平台。
  中国城乡公众环保现状感受差异显著。“民生指数”显示,中国城市、城镇和农村公众对环保现状的评价差异显著,城市和城镇分别为68.73分和68.8分,而农村是61.22分,城市高出了农村7.5分, 明显高于地区差异。总体上,目前我国城市城镇公众普遍具有环保意识,但环保行为不足;农村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均欠佳。
  研究发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与城市的环境保护发展不平衡,如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主要集中于城市,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多,而农村可获取的少,加上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很多城市的工业污染已经危及农村。全国有7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本来就相当脆弱,因此,如果重城市轻农村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扭转,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势必给城市的环境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