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

  2008年1月7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简称“民生指数2007”)正式发布。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本报告是自2005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民生指数2007”首次进行了全国省会城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地区,样本总量包括9011名普通居民。根据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为低下,环保参与度也还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但环保意识与环保满意度却呈负相关关系,即环保意识越高,环保满意度却越低;此外,环保行为与环保满意度之间相关关系不太显著。这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三项指标均不及格,其中两项仅刚过40分和一项低于40分的现实,无疑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又敲响了一次警钟。
  本次“民生指数2007”的关键词为“环保与民生”。报告中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的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 25.8%的公众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气”愤满膺,41.8%的公众把服装材料污染视为“心腹之患”……拯救我们的环境,遏制各种污染的蔓延,就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
  “环保与民生”关键词包括:
  环境形势恶化——改善民生的“绊脚石”
  数据1:46.1%
  2007年,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上年有所不同,但环境问题继续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调查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于物价问题,并与社会治安问题一起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其关注比例达到了46.1%。与2006年相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公众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
  数据2:66.9%
  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只有2.7%的人认为不太严重和不严重,比上年大幅下降5.3个百分点。显示公众对当前的环境满意程度急剧下降。
  数据3:22%
  只有22%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高达45.7%的人认为我国总体环境质量一般。与此同时,有32.3%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质量的评价依然不高。
  新闻链接:(略)
  环境与发展——“鱼与熊掌”的尴尬
  数据1:44%
  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44%的公众把责任归咎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更有58.3%的公众认为是“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许多企业在环保方面缺乏社会责任一目了然。
  数据2:73.1%
  高达73.1%的公众认为“应当在中国推行绿色GDP”。
  绿色GDP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虽然政府的努力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而难以全面推广,但公众的强烈呼吁将会成为绿色GDP通行的一种动力。
  政府“亮剑”——构筑环保“防火墙”
  数据1:64.4%
  64.4%的公众认为中国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和 “比较重视”,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6.2%的人认为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48.2%的人认为“比较重视”,仅有4.1%的被访者认为“不重视”。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同。由于近年来政府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公众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态度和对政府环保措施的态度都有着较高的认知与认同度。
  污染企业——执行“休克疗法”
  数据1:44.5%
  2007年11月,有12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各银行拒绝贷款。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列入银行“黑名单”并限制贷款,是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这种“绿色信贷”政策的做法,有44.5%的公众投了赞成票,还有36.6%的公众表示“有保留地赞成”,两者加起来比例超过了80%。此外,还要11.7%表示“无所谓”,而表示“不太赞成”甚至“完全反对”的民众仅有7.2%。这就说明对污染企业采取限制性的经济政策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数据2:36.9%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36.9%的公众认为应该“立即关闭”。
  立即关闭污染严重且整改无效的企业,对有些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一件比较痛苦的选择。但在公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面前,“肮脏的”GDP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应该采取坚决措施,让一些污染“毒瘤”永远消失。
  新闻链接:(略)
  环保知识——公众素质“盲点”
  数据:86.1%
  就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公众文化素质迅速提高的同时,公众的环保知识依然处在一个认识“洼地”。调查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多一点(26.2%)的公众能说出“世界环境日”的准确日期,而竟然有86.1%的不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电话”的号码。
  环保行为——切勿“小看”自己
  数据1:2.8%
  环保固然是政府和企业的主要责任,但公众个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调查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只有13.7%,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只有区区2.8%。与此同时,有近一半(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过程中“不太重要”和“不重要”。这说明我国公众具有十分浓厚的环保依赖性。
  数据2: 80%和70%
  环保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次调查就在这方面得到了积极的结果。调查显示,当问道“您遇到别人破坏环境是否会主动劝阻”时,超过80%的公众表示“总是会”和“有时会”,其中“总是会”的公众有10.9%,有70.1%的公众表示“有时会”。只有不到20%的公众表示从来不会阻止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
  水安全——“生命之痛”
  数据:32.3%
  水是生命之源,不过,如今的“生命源泉”正在变成无数人的“生命之痛”。调查表明,有32.3%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工作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
  让人深思的是,有60.8%的公众不知道今年5、6月在太湖爆发的蓝藻事件原因;而对于“中国大江大河70%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全部污染”这个严峻的现实,居然有超过一半(53%)的公众表示“不知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最新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四》综合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中国水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疑是威胁公众最大的“生命之痛”。
  新闻链接:(略)
  装修污染——“居危思安”
  数据:39.7%
  俗话说:安居乐业。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少公众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住房,却由于装修污染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一些居民的身心健康由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本次调查中,有39.7%的公众表示对“装修涂料安全”最不放心。与上年调查相比,大幅上升了19.7%。
  据建设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2006年,全国城镇住宅年均竣工面积超过6亿平方米。数以百万记的家庭迁入新居。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装修市场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装修污染”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正常健康生活。在装修过程中装饰材料中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氡气等长期超限吸入人体,能引发30多种疾病。世界银行已将建材的有害污染列为全球4个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
  新闻链接:(略)
  食品安全——“食”恶不赦
  数据1:60.7%
  和上年相比,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广大公众最不放心的环境事件之一。本次调查发现,有60.7%的公众将“食品安全”列为“日常卫生安全最不放心”的选项。
  民以食为天。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土壤、水源的不洁和大量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使得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忧心忡忡。更有甚者,少数不法商贩制假售假,把一盘盘“毒药”端上公众的餐桌,酿成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故。如何让公众享有一个安全健康的“餐桌”,已经成了广大公众乃至各级政府最操心的事情之一。
  新闻链接:(略)
  空气污染—— “气”愤填膺
  数据:71.9%
  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25.8%的公众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19%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空气质量“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一些城市实行了汽车单双号隔日行驶的做法,对此71.9%的公众表示支持;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2012年前还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但是从长远看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预测表明,到2025-203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大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新闻链接: (略)
  服装污染——“心腹之患”
  数据:41.8%
  针对服装材料安全,有41.8%的公众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服装作为人的“第二肌肤”,服装材料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事实证明,有毒物质已经随着服装走进了我们的家门。色彩鲜艳的时装,使人漂亮、精神,但不少人会在与衣着染料密切接触的部位发生染料性皮炎,出现发红、灼热、斑疹、水泡、丘疹甚至糜烂、渗液等损害。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的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件名牌服装样品中,有20个样品不符合我国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不合格率高达64.5%。这其中,既有高档服饰配件,也有衬衫、内衣、婴幼儿服装等与消费者接触最亲密的衣物 。
  企业环保——社会责任缺失
  数据:27.7%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承担者。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我国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严重缺失,这也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27.7%的公众对企业的环保行为感到“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其中,对企业污染排放表示不满意的有18.3%,对企业节约资源不满意的有18.3%,对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感到不满意的有20.4%,18.2%的公众则对企业忽视周围居民环保的态度表示了不满。
  环保部门——挺起腰杆执法
  数据: 45.9 %
  对环保部门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认为“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公众达到45.9%,另有42.4%的人认为作用“一般”,只有11.7%的民众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
  对于当前环保部门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33.1%的公众认为是“法制不健全”,29.6%的公众认为是由于“权威不够”,其他的问题还包括“素质不高”(21.2%)、“体制不顺”(18%)、“资金缺乏”(17.2%)、“人员不够”(9.3%)等。
  环保责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