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中国的必选之路

  
  胡鞍钢
  绿色发展是中国必选之路,这个问题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2002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的发展主题。
  2003年的非典危机引起了我们对发展观的思考。我们到底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或者说如何通过这场危机使我们的观念发生比较大的转变呢?2003年6月中旬以后,尤其是非典危机以后,中央提出了“五个协调”,进而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使今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明确方向。
  “以人为本”的五个协调,贯彻了中国第二代发展战略或者发展观。2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第一代发展观,在这个过程之中,经济发展是以大量的毁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第二代发展战略概括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个战略的调整并不是十六大提出来的,是中国富民强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不过非典的出现,加速了从第一代发展战略向第二代发展战略的转变。那么,我们如何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或者说进一步提出未来10年、20年,甚至未来一代人对绿色发展的一些的看法呢?
  首先要肯定,过去25年中国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2年年底,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9倍以上,但是环境问题很多。先看看建国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整个的自然灾害的频率是加快的,受灾的面积是明显提高的。50年代出现中灾以上的频率大约是12.5%,60年代大约是42.9%,70年代达到80%,80年代达到70%,90年代几乎达到100%。从受灾面积来看,50年代是2500万公顷,成灾面积大概是1004万公顷,90年代受灾面积高达近5000万公顷,相当于50年代的两倍,成灾面积是2500万公顷,相当于50年代的2.5倍。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是对农业的影响,50年代平均每年粮食减产大约是380万吨,相当于当年粮食总产量的2.1%,90年代粮食减产已达到23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此外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铅污染等等。
  世界银行采用绿色账薄来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自然资产的损失。定义很简单,就是把名义上的GDP加上人力资本,然后再减去各类自然资产的损失。自然资产的损失大体包括这样几方面,一个就是所谓的能源耗竭;第二个是所谓的矿产品耗竭;第三个指标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多少污染量就按这个数据来计算,每一吨折合多少美元。用这个方法来看一看中国的情况,结果我们发现,中国二十多年经历了一个“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的过程。
  中国必须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就提出了21世纪新的发展观。这个新的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因为生态环境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是一个生产力,也是一个国际竞争力,那么保护生态环境本身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这就提出来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可以说是中国必选之路,也是中国在21世纪一个基本的思考。这就不同于以往所实行的第一代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
  怎么理解可持续发展呢?就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与传统的发展之路不是一般的差别。从传统的发展观点来看,经济要发展就要生产,生产就要越多越好,我们叫做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耗、大批量排放、大批量抛弃等等。绿色发展实际上是寻求从需求的角度来促进发展。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绿色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绿色的食品、绿色的药品、绿色的住宅、绿色的服务、绿色的能源、绿色的市场、绿色的工厂等等,就是以人为中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包括健康质量,这就形成了新的产业、新的市场。这种形态的出现,就使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在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战略的转变,以便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发展。因此,中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国情直接进入到绿色发展这样一个阶段。这样一个命题的提出,就有利于从全球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绿色发展之路是非常重要的。
  走绿色发展之路,首要的还是要实行绿色改革。这种改革在于建立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激励我们的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激励我们的生产者生产绿色的产品或者提供绿色的服务,激励我们消耗的能源应该是绿色的能源。怎么来理解这样一个问题呢?比如说2000年我到四川攀枝花调查,了解到当地在征收增值税时,是按照发电量全部收入的17%来征收。因为水电站是绿色的可再生资源,也没有污染,但投入比较高,征税也高。反过来,在水电站周围有大量的只有几千瓦的火电站,这些火电站在征收增值税的时候,就对煤炭的成本进行抵扣,一抵扣可能就只剩下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那么小火电站就到处建,而水电站创造的环境效益却没有体现出来。所以说你的政策,特别是你的税收政策能不能激励人们进行水电建设或者是消费绿色能源,同时又有效地限制你的污染排放,比如说征收污染税等等,就很重要。像这样一个案例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建立一种制度来促使大家走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为2004年1月“绿色中国”第二届论坛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