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合作

  
  雍伯瑞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都关心的问题,在所有利益相关人之间开展对话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可持续发展这个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被提出来的,但这个观念后面的逻辑发展却经历了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它的起点应该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大会,当时中国代表也参加了这个大会,这恐怕也是中国开始推动环境保护的起点。我们瑞典很荣幸作为东道主能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召开了这个大会,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发起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认为它能够被独立地解决是不正确的,同时还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等产生恶果之后才开始解决,必须把这个问题结合其他方面共同解决,不能割裂地来看。这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合作的问题,而且必须在最基础的层面来得到解决。比如说我们如何建构这个社会,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提高全国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要有民间社团的参与,民间社团也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社会、经济、法律以及人类健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当今世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社会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最大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资源的过度使用,包括水资源、能源、原材料、土地和海洋资源等,还有那些可以得到的资源被不公平、不平等、不合理地进行分配,这同样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全世界已经开始解决的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实施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的社会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保大会是一个里程碑性的会议,在那里所有与会国都承诺采取行动。当然据我们所知,这个承诺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像老布什就在会上承诺要参与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但是他们不承诺要改变美国的生活方式,因为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20%的制造者,美国虽然作出了承诺,但承诺得不够坚定。最近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另一次会议,是另一个里程碑,在那里世界各国都重申了他们的承诺,要推动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社会当中的所有利益相关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并不是政府独立可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国从传统上来说就有着非常强大的政府,但民间社会的力量却比较薄弱。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所有人作出努力的活动,比如说科技人员、研究人员、媒体、学者、所有的部门等等,这些都要作出共同的努力。最近中国的变化是非常喜人的,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逐渐兴起,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团人数非常多。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都是什么?作为工业国家来讲,瑞典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但发展非常迅速,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瑞典经济一直飞速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看到虽然经济增长非常迅速,物质文化各方面的增长大量积累,但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造成空气等各方面的污染。在瑞典,并不是政府、政府部门和政党强迫公众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而是非政府组织对政府施加压力,包括媒体等各方面对政府的促进,使得政府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197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会议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可以自豪地说,瑞典已经非常广泛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当中。我国政府在1999年制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纲领,我们确立了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交给下一代一个这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在这项计划当中我们政府制定了15项衡量环境指标的目标,比如说净化空气、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等等。这15个目标必须在国家层次和地方层次上得到衡量,并且得到监督。在中国我也看到一项非常鼓舞人心的计划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温家宝总理在报告当中史无前例地对环境问题作出非常明确的强调,他强调中国需要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只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是不够的。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在发达国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为那些国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制造了大量的污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京都议定书》当中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承诺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瑞典认为《京都议定书》非常重要。中国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首先是环境的恶化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即使在将来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可能成倍地增长,但是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不调整方向,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将会产生环境方面的危机,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办法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福祉。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非常巨大,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中国不能重复其他人犯过的同样的错误,中国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虽然非常困难,但是中国必须要下大力气把它解决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是如此。对于很多年轻朋友来说,他们在未来中国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决定中国将来的社会能有什么样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要作出大量艰苦的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要包含所有利益相关人共同的努力,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技术人员就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
  从瑞典来看,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一点就是要有一个远景,一个可以实现、可以看到的目标。瑞典政府制定的15个环境质量的目标,就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同时必须要提高人们在这个方面的意识,这是每个人都有责任的一个问题,并不只是政府自己的责任。非政府组织以及私有部门也必须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一目标还必须反映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当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瑞典、中国在内,政府体系都是垂直的结构,但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实行水平方面的合作。我认为在发展这一水平合作的方面,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中国发改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制定出法律,还要实施法律。中国最近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估的法律,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任何一个项目实施之前必须评估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评估的结果要向公众公开,让所有的研究人员、学者能够评论评估的质量是否合理,媒体还要进行舆论方面的监督,非政府组织也要对此作出评价。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评估工作的进行,推动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要使用激励措施或者是不鼓励的措施。在瑞典有一个惯例,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必须在这方面付出代价,我们给制造环境污染的人或厂家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要让他们在这方面负起责任,付出代价。社会各方面都要注意他们的活动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认为所有这些当中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了解。我们感到高兴的是,中瑞两国能够在这方面作出巨大的合作,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这种合作。瑞典支持中国在这一方面所建立的组织,瑞典也是组织协会共同的主席。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瑞典的环境保护当局也有着良好的长期合作的历史,我们也愿意与国家发改委进行更广泛、更有效的合作。在2002年由中瑞两国共同发起建立一项可持续城市的计划,在广州召开了会议,来自中国15个城市的市长和来自瑞典方面的官员参加了会议,我们希望能够在两国城市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着非常巨大的变化,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可以在技术领域进行更广泛的合作,瑞典的企业也非常愿意给中国提供环保方面的技术和产品。我们还要在中瑞两国之间进一步推动这种友好合作,继续发展下去。
  中瑞两国在环境方面,以及在双边关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持续发展和合作的问题,这两点是中瑞两国双边关系最重要的方面。瑞典愿意支持中国建立小康社会,希望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可持续的。
  (作者系瑞典驻华大使,本文为2004年4月“绿色中国”第三届论坛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