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经济绿色化经验

  
  贺爱民
  所有的国家总是把环境经济摆在政治进程的前位。在中国环境面临的挑战是严峻和巨大的。中国的环境和人口状况与挪威很不同。挪威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两国也共同面临全球性的环境挑战并争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挪威,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促使环境部于1972年成立。如今通过国内和国际措施,在酸雨大气层问题的解决、空气和水污染的控制以及废物管理上有很大的改善,这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成功的原因在于有广泛的公众参与,企业和众多非政府机构的介入,一个有洞察力和积极的媒体,还有政府的承诺。但随着国内外新的环境挑战持续增加,这场“战争”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与公众的信息知情权,这两方面也是我们的经验所在。政府可能对非政府组织并不情有独钟,因为他们总是批评政府做得不够,或者做错事。但他们实际上是整个环境建设过程中最好的信息来源和公众知情渠道。通过非政府组织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讨论,从幼儿园到大学对建立一个坚实的环境保护基础和将环境因素包括到经济、日常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挪威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他们很活跃,和欧洲、美国一样,他们在控制空气和水污染方面成功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挪威新法律的制定和大规模建筑项目的进入,都有一套公众听证程序,保证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有定期的对话。如今,不仅政府鼓励NGO的参与,一些私人企业在他们的运作上也提供经济帮助,这可以视作是挪威政府、商业部门和NGO之间广泛合作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水、空气和土地是重要的公众财产,需要用法律和其他政府措施来保护,这是我们政府和立法者的主要责任。从以人权为发展的视点来看,每个人都有权得到纯净的水和空气。这是国际认同的长期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自然资源是免费的或者是非常便宜的,这样将导致资源的滥用。
  挪威是世界上第三大原油出口国,汽油价格却排在世界的前列,原因在于强制性的财政税、二氧化碳排放税和CUR税。中国有丰富的煤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开征能源税和反应环境成本的CUR税、二氧化碳税,从而促使能源集中密集的工业节约能源消费,最终可缓解中国很多省份的电力缺乏和避免停电。
  挪威的经验是,没有一个单一的方法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对环境的考虑和把有效的资源利用到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好的政策结合不同的措施是成功的必要。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在国家和地方具备很强的环境领导制度。省级及以下政府要将可持续发展与明确的管理责任、报告要求以及积极有回报的发展联系起来,避免腐败,并提供经济补偿。环境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应该得到奖励。
  为了制定恰当的国家政策,省级和当地有关部门应定时提供空气和水污染等环境的报告,有责任独立组织进行监督以保证信息量的准确性。好的结果需要全面的支持和各层次的培训。省级和当地环保部门的培训对确保《环境法》的执行是必要的。挪威因此考虑赞助一个在遵义的模范项目,提供环境知识培训来加强法规的执行。
  挪威与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在能源效率和环境管理领域上进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发展绿色经济,加强商业领域内的环境管理也是重要的。面对环境挑战的责任,不应只要求公众和政府部门,所有的工商界都应付出努力,为环保做出贡献。许多的商界领导把环境因素和环境计划结合起来,以取得ISO144000的环境证书,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及CSR,好处在于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这一点可以从针对汽车业、旅游业和电业的ISO144000认证中以及挪威的模范项目中表现出来,对投资于清洁设备生产和治理污染空气及水源系统的企业,提供经济帮助和税收优惠是保证商界参与的一个方法。
  40%的能源消费用于建筑物,在挪威对建筑物的隔离标准设定要求,既控制能源利用,又保证舒适的程度,在中国也可以在能源和水资源上设定要求,以取得更好的质量和降低资源的浪费。质量高的建筑物建设成本比较高,但运营费用比较低,原因是对水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此类规定应伴有对投资于节省水和能源有效环境科技的经济帮助和税收优惠,这样可以鼓励工商业投资于此类科技。
  总的来说,中国受益于重组优秀的人力资源。从我在北京的办公室窗口可以看见许多建筑工地显示出完成项目的惊人速度和效率,这对应对环境挑战有很大的帮助。挪威的经验是信息分享、对话和公众参与,这是通向将所有相关领域和潜在伙伴动员起来,最终取得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我们希望挪威的经验将对中国建立一个牢固的环保平台的努力有所帮助。
  我们对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给予最美好的祝愿。这项工作对于全中国和全世界实在太重要了。
  (作者系挪威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本文为2004年9月“绿色中国”第四届论坛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