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宜居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

  
  邹德慈
  我们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都很严峻,在城市和城市规划方面同样也是严峻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预计今后20年还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可是反过来,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长,就要扩展城市建设,各方面碰到的问题和瓶颈也同样是严峻的。比如,资源、能源、水、土地和交通等一系列问题都非常严峻。
  对于城市化来说,还有两个严峻的问题。首先是就业。预计到2020年以前,将近有3亿农村人口要转化为城镇人口,就业是个瓶颈。第二是城市化的推动力。我国现在第一位的重要问题是“三农”。农村现在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其重要出路之一就是城市化。每年差不多有1亿左右人口的流动,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不太发达的小城镇流动到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这种人口的流动好像有一定的自发性,其实它的背后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因为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别,存在着农业生产力比较低下,农村人口增量还比较大的问题。我们预计,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个问题,20年以后也难以消除。即使有3亿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到2020年的时候,农村还有将近6亿人口。如果农业生产率的水平不能很快提高的话,也许问题会更严重。可是,如果农业生产率极大提高的话,富余劳动力的量还要增大。这是一个悖论。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和瓶颈,是非常严峻的。
  单从创建城市的宜居环境来看问题就不少。城市是人所创造的环境。自从人类创造了城市以后,就存在着人、自然、环境三者的矛盾。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这个矛盾比较小。到了现代,现代的国家,现代的城市,这三者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急迫。
  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有几个圈,第一个是大气圈:包括空气和它的表象(气候、气象)。第二个是土壤岩石圈: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下水。第三是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湿地。第四个是生物圈: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今天,国际上的概念,是把所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叫作人类住区。我大致把它们归纳为四个圈子。第一是巨型城市:大城市连绵区或者是大城市密集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大城市,而是成为集群式的组合型城市。第二是城市: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小城市。第三是镇:县镇、建制镇、乡镇。第四是村:中心村、自然村。我国13亿人通通住在这样一个人类住区的圈圈里面。这个人类住区的圈层和自然圈层交织在一起,构成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园。我们所有的住区都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成果,人—住区—自然环境不可分离。
  截至2003年底,我国有660个设市城市,2万个建制镇。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524个和15000个,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51782万人,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现在的40.5%。2004年已经达到了41%。世界平均的城市化率是48%。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约8个百分点左右。
  从全国城镇分布图可以发现一个特点,我国主要的城镇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东部地区。这是由我国地理特点所决定的,恰恰和全国耕地的分布图比较重合,这也是现在城镇建设和耕地保护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国情是:水是北部少,南部多,所以才出现南水北调。粮食是北部多,南部少,所以会北粮南运;还有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北煤南运等等。
  城市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最近北京修编总体规划提出要创建宜居城市,引起各方面极大的关注。很多媒体来采访,问什么是宜居。好像宜居是一个什么新的概念,其实不然。从世界范围来讲,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基本目标是产出。如果城市没有产出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包括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第二个基本目标是宜居。城市的宜居环境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二是精神条件,三是自然条件。
  物质条件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从宜居环境的研究来讲,往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抵御自然灾害,防止人为灾害等。第二个是适宜的住房。第三是方便的交通和购物。第四是有足够收入的就业,良好的教育、医疗,丰富的休闲娱乐,以及优美和谐的城市形象等。有些人把“宜居”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住房,这是不够的。
  从精神条件来讲,主要是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文明的道德风尚、较高的文化教养等等。
  自然条件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好像宜居就是多盖住房,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清洁的空气、水体,适宜的土地、岩层,良好少灾的气候,多样的山林植被等,都非常重要。比较理想的城市应该做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冷暖宜人、一片净土。我们做城市规划就是要努力做到这些。可是,达到宜居城市谈何容易。资源、能源、交通、土地等等,都是创建宜居城市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这些,侈谈宜居,实际上是空的。我国今天城市的现状是不够宜居的,包括北京在内。对于宜居的理性认识也很不够。
  仅从自然条件来看,首先是大气。据我所知,离开地球表面2万米左右是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这个大气层是维持人类生命的重要保证。当前的问题是空气质量不佳,大气污染严重,而且频繁地出现大规模的灰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资料显示,到2003年,我国340个城市中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的标准)只占58.3%,在113个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当中,66.2%的城市空气质量不适合人类居住,74%的城市居民生活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环境质量条件下。就这一点,很难说我们已经宜居。有人从飞机上拍摄北京的上空,距地面3500米时还是蓝天,到2500米就有一点白云了,1500米是灰蒙蒙的,到500米的时候就是一片灰霾。
  大气污染导致日趋严重的大气灰霾现象,近年来在华北、中原、华东、华南等地区开始呈现区域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城市密集地区,这种现象更加严重。珠三角的城市群,现在主要的气候或者是气象灾害之一是大气灰霾。大气的污染是不受行政界限限制的,它可以到处蔓延,而且扩散蔓延的一些规律,到现在还没有被充分掌握。
  负氧离子是空气当中的“维生素”,城市当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比山林深处少几十倍。如果到南非,就会感觉那里空气的味道非常好闻,其原因是南非没有很多的污染型工业,但南非90%的黑人都住在棚户区里,这也是一个矛盾,也是一个悖论。我们经济搞上去了,发展非常快,可是我们的环境质量,自然环境的质量下降了、恶化了。
  水是人类的生命线。目前,我们城市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着严重问题。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丰水地区和人口、城镇集中的地区是错位的。我们大量的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地方恰恰是缺水的。由于错位,城市普遍缺水。从质量来讲,我们的江河湖泊,包括近海有机污染非常严重。
  土地是支撑和哺育我们生存的自然物质。城市建设需要土地,城市不可能建成“空中楼阁”。比较适合于建设城市的土地是平地或者浅丘,从中国的国土来讲,平原加浅丘还不到30%,而适合建设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方又是我们主要耕地分布的地区。
  土地的粗放使用,集中表现在所谓开发区热,浪费土地十分普遍。2004年全国一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6800多个,从市到区、县、镇到处开发。经过清理整顿以后撤销了三分之二,占开发区总数的70%。核减面积有2.49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现有城市建成用地的总量。现在的问题是被核减掉的开发区退耕情况非常差,只有很少量部分退耕,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问题。甚至有人说,把核减的开发区多划的土地退耕,比划开发区要难得多。圈地并不是太难,退耕反而更难。
  城市土地的闲置现象大量存在。大量城市边缘区、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土地低效使用,或“征而不用,早征迟用”。据调查,在我国省级以上900余个开发区中,已开发的面积仅占规划面积的13.5%。
  地下水也是土层当中的自然物质,往往被无节制地采用。这个现象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几十年之久,因为地下水不收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比较乱。再加上我们人工建设管理体制上的很多原因,随便采用地下水,形成对环境方面的影响和破坏,造成大量的漏斗现象,情况非常严重。
  气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是往往不被认识和重视。北京2005年夏天连续10来天的“桑拿天”把我们的认识提高了。如果是这样一种气候,再有多少豪宅,也说不上是宜居。气候变坏了,有很多人为的因素。虽然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气象情况的总括,可是“小气候”,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小气候”常常受人工建设的影响和破坏。
  北京常常出现热岛现象,大概城区里的气候和郊区的温差有时要到5度以上。热岛现象的原因是城市的建设密度太高。上海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在人民广场南面拆迁了一片房子改为绿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生物中含植物、动物、微生物,都和我们人类共生。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这么重视生物圈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和生物友好相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当流行病来了,人们才想起来城市的公共卫生是多么重要。像一些所谓“握手”楼,在广东、福建南方很多城市是非常常见的。对土地极端的高效利用,造成公共卫生、阳光、紫外线、新鲜空气等都没有了。这也不能称之为宜居。
  塑造宜居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这还是要落实到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认真执行《环评法》是对创造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保障。让宏观环境评价落实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来,一定会起很大作用。
  (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为2005年8月“绿色中国”第八届论坛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