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绿色中国论坛达成共识 绿色工业化:中国企业面对的新命题

  2008年07月11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化,带来了很大的环境问题。进而提出了绿色工业化,用生态治理解决环境问题。就是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源头控制、战略决策的控制。而这些控制的落实,主要取决于我们企业如何去做。绿色工业化能否成功,成败的关键在企业。这是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绿色中国论坛得出的共识。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007年国家和地方采取一系列的污染减排措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方面排放量实现了双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的趋势,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七大水系总体水质未发生根本好转,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还是十分突出,农村面临的环境和生态破坏双重威胁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新建成投运的项目当前进入高峰期,给环境又带来了新一轮的压力。
  另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AAP)最近一项报告指出,中国和世界发达水平、先进水平相比较,创造出相同的财富,我们要消耗的能源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75%,水资源高出31%,原材料高出40%,每一平方米的建筑物用钢约55公斤,高出先进水平20%,环境污染物的排出高出世界先进水平的45%,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出60%。
  当然我们不必去一一核对它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我们只是从这一组数据的宏观来看,中国现在发展当中对资源能源消耗的数量以及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本身的消耗应该是严重的。如何能够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而且在某些方面,我们要使得我们供养的未来14—15亿世界最高人口,能够达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我们整体的发展是一种协调的状态,无疑任重而道远。如果没有绿色工业化,上述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科技投入重要支撑
  面对绿色工业化的命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井文涌提出,科技进步是推动绿色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获奖项目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工程建设,减轻了工业增长的环境代价;以科技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构建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到排放的全过程,系统减排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将生态保护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修护和保护,保障生态安全。
  我们的企业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例如,不同燃煤发电技术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不一样的。拿美国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脱硫技术相比较,超临界技术脱硫效率是亚临界机组的8.6倍;而据华能玉环电厂厂长李建民向记者介绍,他们采用的超超临界技术,其能耗污染物排放又进一步下降。又如,汽车制造厂的污水治理,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完全可以达到零排放。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刘裕和就介绍其污水利用率达84%,它可以把本厂的全部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过处理达到综合利用。据专家介绍,根据目前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在一些行业中完全是可以做到污水零排放的,这是科技创新的结果。
  专家还认为,环境保护投入是绿色工业化的保证。环境保护工程的投入是工程建设投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决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将受到惩罚,还将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获奖的十个项目当中,最高的环保投资占了工程总投资的15.55%,虽有高低之分,但是他们的绝对投入数量都是很大的。明确政府在环保投入的主导作用和建立长期稳定的环保经费增长机制的同时,还要明确企业必须承担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成本,这是企业的责任。国际上的教训和我们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第一位的是要预防污染、先期投入、不能欠账,否则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绿色工业化,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创新方向。企业文化是软实力,但是这种软实力本身将会对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整体人类文明相协调过程中,如何能够把生态的企业文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目标从单一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我们社会责任的加强、社会公民的建立,进入消除跨国化,提升社会效益化、寻求利润增加和环境友好之间的交集最大化。这是我们未来企业文化创新方向的一个基本要领。
  
  

友情链接